在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到來之際,3月13日,澎湃新聞從廣東省消費者委員會獲悉,該委發(fā)布了2021年度廣東十大消費維權典型案例,包括健身房歇業(yè)波及千余消費者、消委會支持消費者對“跑路”的培訓中心提起訴訟、農民買到劣質農藥影響收成獲賠償等案例。其中包括一名消費者網購信息遭泄露引起經濟損失的投訴。
近年來,在網絡消費市場成熟的同時,消費者個人信息泄露面臨被精準詐騙的風險成了網絡信息安全問題。電信詐騙犯罪活動在我國愈演愈烈,一旦被騙,破案率極低,網購詐騙正是其中一種。因此消費者在網購過程中被精準詐騙后就不得不吃“啞巴虧”。個人信息泄露后,消費者輕則被各種垃圾短信、郵件、推銷電話騷擾、賬戶錢款不翼而飛,嚴重時不法分子還利用他人身份冒名辦卡透支欠款,甚至利用他人信息從事詐騙等違法犯罪活動,嚴重損害社會公平正義。
網購時所面臨的精準詐騙,多方齊心且共同協(xié)作具有必要性。消費者個人信息從電商平臺的商家,到物流系統(tǒng),再到消費者處理快遞包裹垃圾的整個過程中,都存在泄露的風險,消費者很有可能早已變成“透明人”。由此可見,每個環(huán)節(jié)都需為保護消費者的個人信息隱私安全而有所作為。
首先,商家要嚴格保護消費者個人信息,守住其對網購的信心。平臺的商家作為能夠掌握消費者個人信息的主體之一,應當按照《消費者權益保護法》規(guī)定履行個人信息保護義務,對收集的消費者個人信息嚴格保密;并采取技術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,確保信息安全,防止消費者個人信息泄露、丟失,且不得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。商家們需嚴格遵守法律法規(guī),保護消費者的個人隱私信息,在必要時征求消費者的同意方能使用其信息。
其次,物流系統(tǒng)或可普及隱私面單并加強人員管理,給足消費者安全感。在物流配送的過程中,從攬收到中轉倉又至配送階段,包裹處于暴露狀態(tài),如果缺乏管理,消費者個人信息容易泄露。去年九月初,浙江省寧波市警方抓獲九名犯罪嫌疑人,嫌疑人應聘臨時的物流工作人員并利用職務之便,在整理包裹時非法竊取消費者的個人信息并傳至網上售賣賺取利益。
由此可見,對物流的管理存在漏洞,物流公司不僅要關注配送效率,同時也需要加強人員管理與篩查。另外,隱私面單可以從物流配送的源頭解決個人信息泄露問題,但由于成本較高,技術有限尚未普及。物流公司不妨努力打破技術壁壘,提高終端識別設備技術來支持隱私面單的普及,推動物流公司與消費者的雙贏。
再次,消費者需加強防范意識,并妥善處理包裹垃圾上的個人信息,避免吃上“啞巴虧”。在如今隱私面單沒有完全普及的階段,消費者需把控好個人隱私的最后一個環(huán)節(jié)。傳統(tǒng)的快遞面單將消費者的個人姓名、電話、地址,甚至購買的商品都暴露無遺,為犯罪行為提供可乘之機。因此,這就需要消費者拿到包裹后及時銷毀個人隱私信息,同時面對詐騙電話時多留一個“心眼”以防被騙。
誠然,在打擊網購過程中的精準詐騙時,每個環(huán)節(jié)的主體都有不可推卸的責任與義務。為改善并解決這類犯罪詐騙行為,雖是任重而道遠,但監(jiān)管部門若加大監(jiān)管力度,及時“上線”依法懲治違法活動,配合多方齊心共同發(fā)力,終會“撥開云霧見月明”。
新聞發(fā)布平臺 |科極網 |環(huán)球周刊網 |新商報網 |中國商界網 |互聯(lián)快報網 |萬能百科 |薄荷網 |資訊_時尚網 |連州財經網 |劇情啦 |5元服裝包郵 |中華網河南 |網購省錢平臺 |海淘返利 |太平洋裝修網 |勵普網校 |九十三度白茶網 |商標注冊 |專利申請 |啟哈號 |速挖投訴平臺 |深度財經網 |深圳熱線 |財報網 |財報網 |財報網 |咕嚕財經 |太原熱線 |電路維修 |防水補漏 |水管維修 |墻面翻修 |舊房維修 |參考經濟網 |中原網視臺 |財經產業(yè)網 |全球經濟網 |消費導報網 |外貿網 |重播網 |國際財經網 |星島中文網 |上甲期貨社區(qū) |品牌推廣 |imtoken下載 |imtoken |名律網 |項目大全 |整形資訊 |整形新聞 |美麗網 |佳人網 |稅法網 |法務網 |法律服務 |法律咨詢 |尼達尼布翻譯 |媒體采購網
中國資本網 版權所有
Copyright © 2011-2020 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. 聯(lián)系網站:55 16 53 8 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