影響網絡輿論、大數據“殺熟”、誘導沉迷……伴隨著科技的發(fā)展,互聯網算法的陰暗面開始暴露。如今,這些問題將迎來嚴苛的監(jiān)管。1月4日,國家網信辦等多部門聯合修訂的《互聯網信息服務算法推薦管理規(guī)定》(以下簡稱《規(guī)定》)發(fā)布,提出不得利用算法推薦影響網絡輿論,不得利用算法殺熟等要求。
“殺熟”或成過去式
從內容來看,對比征求意見稿,正式發(fā)布的《規(guī)定》共35條,增加了5條內容,涉及信息服務規(guī)范、用戶權益保護等方面。今年3月1日,《規(guī)定》將正式施行。這是我國首個互聯網信息服務領域具有針對性的算法推薦規(guī)章制度。
何為算法推薦?《規(guī)定》首先給出定義,是指利用生成合成類、個性化推送類、排序精選類、檢索過濾類、調度決策類等算法技術向用戶提供信息。
其中,算法推薦信息服務提供者扮演了重要角色。《規(guī)定》明確,利用生成合成、個性化推送、排序精選、檢索過濾、調度決策等技術,向用戶提供信息服務的平臺,都歸為算法推薦信息服務商。
一直以來,算法是效率的代名詞。算法根據用戶的年齡職業(yè)、興趣習慣、消費水平等特征繪制不同的畫像,從而在海量信息中精準甄別,把用戶一心想看的信息、接受需求的服務直接推到用戶面前。出行、網購、娛樂,這些滲透進日常生活中的算法推薦應用讓用戶感受到了便捷。
但不知何時起,算法的發(fā)展開始變味了。與精心推薦隨之而來的,是價格壟斷、大數據“殺熟”等用戶最常吐槽的問題。
“打車軟件上同樣的起始地,不同設備價格卻顯示不一。”“根本不感興趣的商品,不小心誤點進去,之后卻頻繁出現在推薦界面,甚至出現了‘貼心’的跨平臺廣告。”網友吐槽的經歷看似五花八門,卻又大同小異。
“幾乎所有的網絡公司都是由算法操縱的,區(qū)別只在于算法的先進程度。”北京高勤律師事務所合伙人王源告訴北京商報記者,簡單而言,算法推薦能夠通過一系列專業(yè)的數據計算產生內容,進而影響人的思維乃至行為。
針對上述問題,《規(guī)定》要求,不得根據消費者的偏好、交易習慣等特征,利用算法在交易價格等交易條件上實施不合理的差別待遇。這也意味著,利用大數據“殺熟”或將成為過去式。
不得影響網絡輿論
大數據“殺熟”是看得見的操控,而算法推薦失控帶來的問題遠不止如此。
“不得利用算法實施影響網絡輿論、規(guī)避監(jiān)督管理以及壟斷和不正當競爭行為。”《規(guī)定》明確的一系列細節(jié)中,“不得影響網絡輿論”格外顯眼。
算法控制下的榜單就是輿論被算法影響的典例之一。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,當前在諸多資訊信息及短視頻平臺,引流限流、操縱榜單已成為內容呈現的常規(guī)操作。
對此,《規(guī)定》指出,算法推薦服務提供者不得利用算法屏蔽信息、過度推薦、操縱榜單或者檢索結果排序、控制熱搜或者精選等干預信息呈現,實施影響網絡輿論或者規(guī)避監(jiān)督管理行為。
“針對算法推薦信息服務提供者進行管制還是很有必要的,要明晰哪些是國家規(guī)定范圍內的單位,哪些不是,防止別有用心的人狐假虎威,利用公共資源達成私人目的。”自媒體從業(yè)者姚女士坦言。
除了不經意間通過榜單等形式誘導思維、通過大數據“殺熟”影響行為,對于互聯網弱勢人群,諸如未成年人、老年人群體,算法的影響也更直接深入,比如短視頻平臺利用算法接連不斷推送令人上癮的視頻,而不法分子則鉆空子誘導老年人落入消費陷阱。
對此,《規(guī)定》也作出了明確規(guī)定,不得利用算法推薦服務誘導未成年人沉迷網絡,應當便利老年人安全使用算法推薦服務。應當建立完善平臺訂單分配、報酬構成及支付、工作時間、獎懲等相關算法。
擴展到所有群體,《規(guī)定》在用戶權益保護方面明確了相關要求,具體包括保障用戶算法知情權及選擇權,告知用戶其提供算法推薦服務的情況,向用戶提供不針對其個人特征的選項,或者便捷地關閉算法推薦服務的選項。
落地仍需多方發(fā)力
《規(guī)定》實施在即,但具體落地仍需要多方協同,讓監(jiān)管滲透全流程、更公正透明。
王源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,“算法推薦是一項新技術,針對這項技術相關部門出臺的相關法律法規(guī)也很嚴格,但目前苦于沒有落地抓手。就信息提供服務平臺而言,如何分類、分級尚且缺乏標準指引”。行業(yè)實踐往往走在前頭,相對而言,監(jiān)管則呈現一定的滯后性,但“野蠻生長”之后,算法推薦正在呼喚規(guī)制。
根據《規(guī)定》,提供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的算法推薦平臺,應當依法取得服務許可,這或許為算法推薦規(guī)制提供了一劑解藥。
除此之外,“備案手續(xù)”也成為一道有力枷鎖?!兑?guī)定》明確,具有輿論屬性或者社會動員能力的算法推薦服務提供者,應當在提供服務之日起十個工作日內履行備案手續(xù),并按照國家有關規(guī)定開展安全評估。同時,應當依法留存網絡日志,配合網信部門和電信、公安、市場監(jiān)管等有關部門開展安全評估和監(jiān)督檢查工作,并提供必要的技術、數據等支持和協助。
“算法推薦服務治理需要政府、企業(yè)、社會、網民等多方主體共同參與,推動算法推薦服務公正公平、規(guī)范透明,促進算法推薦服務向上向善,營造更加清朗的網絡空間。”國家網信辦有關負責人表示,當前,國家和地方網信辦正牽頭統籌協調全國算法推薦服務治理和相關監(jiān)督管理工作。
國家法律也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。記者了解到,2021年11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個人信息保護法,對于公眾所關注的過度收集個人信息、大數據“殺熟”、敏感個人信息的處理等問題作出系統規(guī)制。
“在行政監(jiān)管之外,檢察院及消協都可以代表個人向侵權行為提起訴訟??傮w來看,權力是越來越集中的,在國家網信辦的統籌作用下,各行業(yè)各司其職。”王源說。
關鍵詞: 互聯網算法 監(jiān)管新規(guī) 大數據殺熟 知情權
新聞發(fā)布平臺 |科極網 |環(huán)球周刊網 |中國創(chuàng)投網 |教體產業(yè)網 |中國商界網 |互聯快報網 |萬能百科 |薄荷網 |資訊_時尚網 |連州財經網 |劇情啦 |5元服裝包郵 |中華網河南 |網購省錢平臺 |海淘返利 |太平洋裝修網 |勵普網校 |九十三度白茶網 |商標注冊 |專利申請 |啟哈號 |速挖投訴平臺 |深度財經網 |深圳熱線 |財報網 |財報網 |財報網 |咕嚕財經 |太原熱線 |電路維修 |防水補漏 |水管維修 |墻面翻修 |舊房維修 |參考經濟網 |中原網視臺 |財經產業(yè)網 |全球經濟網 |消費導報網 |外貿網 |重播網 |國際財經網 |星島中文網 |上甲期貨社區(qū) |品牌推廣 |名律網 |項目大全 |整形資訊 |整形新聞 |美麗網 |佳人網 |稅法網 |法務網 |法律服務 |法律咨詢 |慢友幫資訊 |媒體采購網 |聚焦網 |參考網
亞洲資本網 版權所有
Copyright © 2011-2020 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. 聯系網站:55 16 53 8 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