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來,20余省份相繼啟動地方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修訂工作,推出系列鼓勵生育措施。不少地區(qū)進一步延長生育假,并增設育兒假。生育福利“加碼”,很多人為之叫好,但也有女性擔心會面臨更大的求職壓力和失業(yè)風險。多位專家指出,關鍵在于平衡各方利益。生育成本不應僅由個體家庭、企業(yè)來承擔,還亟須探索成本多方共擔機制,合力營造生育友好型環(huán)境。(1月2日工人日報)
在激勵生育的各項配套政策中,延長生育假無疑是最簡單而高效的方式。延長生育假有利于女性產后恢復及對孩子的照顧和養(yǎng)育,是對女性和家庭的積極支持,可以一定程度上提升育齡女性的生育意愿。再加上夫妻雙方同步延長,能夠讓丈夫也能更好地照顧家庭,使生育成為“共同的責任”。事實上,從一系列的調查情況來看,延長生育假能大大提升生育意愿。
不過,如果認為簡單地延長生育假可以一勞永逸,顯然并不符合實際情況,甚至可能好心辦了壞事。在現實中,一個不容忽視的現象是,客觀存在的就業(yè)歧視讓女性面臨著一定的職業(yè)風險,而生育也是加劇性別歧視并成為女性就業(yè)被排斥的因素之一。
據調查,專家稱,有企業(yè)測算女工人工成本是男工的1.8倍。一方面,根據相關法律的規(guī)定,女性在生育期間的所有福利待遇保持不變,這對企業(yè)來說是一筆沒有打折的剛性支出;另一方面,當女性在生育缺勤期間,企業(yè)為了保證工作的正常延續(xù),還得花相應的費用找人替代,或者將任務分攤給其他人,并由此產生了“替代成本”。女性員工休假的時間越長則成本越高,一個企業(yè)如果女性員工占比越大,則總支出就越高。對于片面追求營利的企業(yè)來說,減少和控制成本的一個辦法,就是減少對女性職員的招聘和使用。
這是女性在職場上受到歧視的重要原因,也是延長生育假后遭受反對的關鍵因素。出于對職場前景的擔憂,原本已相對弱勢的適齡女性,有些雖有生育的意愿也不敢付諸行動。在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已成為國家戰(zhàn)略的大背景下,生育已成為超越家庭范圍的公共責任,企業(yè)使用女性員工也帶有公益屬性。雖然企業(yè)也應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,不過這種付出不能沒有邊界,生育成本也不能僅由家庭和企業(yè)承擔,平衡各方利益實現風險分擔,減輕家庭、企業(yè)的成本壓力,才能讓延長生育假的紅利得到充分的釋放,好政策也才能最終落到實處。
這種分攤的方式有很多,既可以像殘疾人用工補助那樣,對于使用女性員工并支持生育的企業(yè),給予相應的財政補助,減少企業(yè)在成本替代過程中的剛性支出;又可以通過繳納生育險的方式,讓保險公司作為第三方,參與到成本分攤中來。至于保險的繳納者可以是政府,也可以是企業(yè),或者兩者進行合理的分攤,女性員工則成為受益方?;蛘呦裆虾D菢油貙捝kU基金的籌資渠道,企業(yè)降低了成本壓力,育齡女性才不會有生育顧慮。
生育表面上是一個意愿度問題,實質上還是成本因素下的“生育焦慮”,若沒有相應的成本分擔機制,最大程度釋放各方帶來的成本壓力,則生育意愿度就很難真正得到提升,更難以從意愿轉化為實際行動。若沒有生育一孩的愿望作基礎,也就沒有生育二三孩的動力。因而,厘清“為什么不生”問題背后的邏輯,找到真正的解決出路,才是鼓勵生育政策發(fā)揮作用的關鍵。延長生育假的紅利釋放需要成本分擔,只有考慮到了個人、家庭、用人單位等各個利益主體的訴求,兼顧了教育、醫(yī)療、住房、交通等各個環(huán)節(jié),讓生育從“私事”成為“公責”,促進生育水平回升才能進入良性循環(huán)的軌道。
關鍵詞: 延長生育假 地區(qū)新規(guī) 生育成本 多方共擔機制
新聞發(fā)布平臺 |科極網 |環(huán)球周刊網 |中國創(chuàng)投網 |教體產業(yè)網 |中國商界網 |互聯快報網 |萬能百科 |薄荷網 |資訊_時尚網 |連州財經網 |劇情啦 |5元服裝包郵 |中華網河南 |網購省錢平臺 |海淘返利 |太平洋裝修網 |勵普網校 |九十三度白茶網 |商標注冊 |專利申請 |啟哈號 |速挖投訴平臺 |深度財經網 |深圳熱線 |財報網 |財報網 |財報網 |咕嚕財經 |太原熱線 |電路維修 |防水補漏 |水管維修 |墻面翻修 |舊房維修 |參考經濟網 |中原網視臺 |財經產業(yè)網 |全球經濟網 |消費導報網 |外貿網 |重播網 |國際財經網 |星島中文網 |上甲期貨社區(qū) |品牌推廣 |名律網 |項目大全 |整形資訊 |整形新聞 |美麗網 |佳人網 |稅法網 |法務網 |法律服務 |法律咨詢 |慢友幫資訊 |媒體采購網 |聚焦網 |參考網
亞洲資本網 版權所有
Copyright © 2011-2020 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. 聯系網站:55 16 53 8 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