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資料圖)
新華社貴陽8月15日電(記者劉智強)赤水河是長江上游的重要支流,“不出百里必有好酒”,是赤水河的知名標簽。但在科研人員眼里,赤水河卻是一個極富科研價值的“長江縮影”,源頭是高原魚類,上游是急流性魚類,中游緩流性魚類居多,下游又和長江干流中的魚類組成基本一致。
8月15日,正值首個全國生態(tài)日,“長江上游珍稀特有魚類司法保護與科學研究中心”在貴州省赤水市揭牌,標志著赤水河保護又邁出了新的重要一步。至此,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聯(lián)合赤水市人民法院、人民檢察院、農業(yè)農村局,推動形成珍稀瀕危水生物種環(huán)境司法、行政執(zhí)法與科學研究的保護合力,進一步筑牢長江上游綠色生態(tài)屏障。
而在此前,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部分專家接續(xù)從事赤水河保護與相關科研幾十年。
2005年,長江上游珍稀特有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(qū)成立,赤水河從源頭到河口都被納入自然保護區(qū)。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在赤水河實行連續(xù)且全面的調查與監(jiān)測。
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專家在赤水河開展調查。新華社發(fā)(劉飛 攝)
“多年的調查和監(jiān)測讓我們獲得了十分豐富的科研成果。實際上,我們也在通過保護赤水河開展更深層次的研究,并通過研究提出更加科學的保護方式。”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員劉煥章說,長時間的研究發(fā)現(xiàn),旅游開發(fā)、過度捕撈等,都會對赤水河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,于是,科研人員建議應進一步加強赤水河的生態(tài)保護。
在科研人員及有關部門的努力之下,2017年,赤水河的保護再次升級,在長江十年禁漁實施之前,率先實施了禁漁措施。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員劉飛說,根據觀測數據,近年來,赤水河里的物種多樣性逐年提升,消失多年的水生物種重新現(xiàn)身,長江鱘等珍稀魚類的個體數量也在逐年增加。
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所長殷戰(zhàn)說,如今,赤水河流域已成為長江流域生態(tài)保護的一個樣本。
關鍵詞:
新聞發(fā)布平臺 |科極網 |環(huán)球周刊網 |tp錢包官網下載 |中國創(chuàng)投網 |教體產業(yè)網 |中國商界網 |萬能百科 |薄荷網 |資訊_時尚網 |連州財經網 |劇情啦 |5元服裝包郵 |中華網河南 |網購省錢平臺 |海淘返利 |太平洋裝修網 |勵普網校 |九十三度白茶網 |商標注冊 |專利申請 |啟哈號 |速挖投訴平臺 |深度財經網 |深圳熱線 |財報網 |財報網 |財報網 |咕嚕財經 |太原熱線 |電路維修 |防水補漏 |水管維修 |墻面翻修 |舊房維修 |參考經濟網 |中原網視臺 |財經產業(yè)網 |全球經濟網 |消費導報網 |外貿網 |重播網 |國際財經網 |星島中文網 |手機測評 |品牌推廣 |名律網 |項目大全 |整形資訊 |整形新聞 |美麗網 |佳人網 |稅法網 |法務網 |法律服務 |法律咨詢 |成報網 |媒體采購網 |聚焦網 |參考網
亞洲資本網 版權所有
Copyright © 2011-2020 亞洲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. 聯(lián)系網站:55 16 53 8 @qq.com